写文字之前,两个背景交代一下:
1.前文讲过USB3.0 的基础知识,可以先了解一下。
2.关于知识体系框架图(设计,仿真,测试),先有个概念。
言归正传。
1、Pre-Layout(先期布局
需要信号完整性工程师评估USB 接口摆放位置是否符合。是否符合取决于链路的情况,也就是链路评估。
关于USB的链路,先要搞清楚USB 的拓扑结构,一般来自于前文中所说的4种拓扑结构之一。下图为一个综合的链路形式:
	
举个例子,选用简单的一种拓扑结构来做一种推算:
	
1.根据USB接口位置,预估线长为Y。
2.链路阈量。
	
	4 dB (Package)+ 2 dB (PTH Connector)+ 0.3 x 4 (Via) + 3.5 dB (CMC&ESD) = 10.7 dB
	
(20-10.7)/0.9 =10.33 inches
所以有些芯片DG给出的参考值 10 in。
	
有的小伙伴立马举手,说:我看到有些DG给出的是12 in。
	
这个是因为板材的区别(FR4 & Mid Loss)。
线长的最大长度除了受板材因素的影响,还有叠层和铜箔,都会影响。
2、版图检查
	1.我们需要关注的信号是哪些,USB3.0信号图:
	
	
2.信号的阻抗:
	
阻抗的值根据产品链路的实际情况,做好阻抗匹配。
3.Layout
列举部分,以产品设计的checklist为准。
分清楚 Intra-pair spacing & Inter-pair spacing
	
重读Design guide 发现有意思的一点:
	
参考层完整性:
	
注:参考平面的改变,要加stiching via
避免串扰(Crosstalk)
	
4.链路上器件的摆放:
	
关于CAP位置摆放标准,之前有做过相关的仿真,只要不摆放在链路的中间位置,尽量靠近发送端或接收端摆放都可以。
CMC(Common mode chokes)
	
ESD diode加在USB 信号路径,增大了寄生电容,影响了信号质量。版图设计可以参考如下优化。同时注意器件摆放层,减小stub。
	
	5.电源部分:
	
	
电源部分的Power fill按照1.5 A 的阈量预估。电源部分牵扯到USB droop和IR drop的测试。还有电源路径的PDN的知识点。这里面就不做展开。
	6.Hub部分:
	
	
Hub有USB3.0&USB2.0之分
7.Repeater(Re-driver&Re-timer)
摆放位置也没有明确说明,也是尽量靠近终端。
一般来说,就是调节均衡的设置,改善信号的上升时间和眼高的幅值,就不展开说了,参照使用手册。
8.Differential Via
阻抗突变,注意优化。
	
3、总结
	这边只拿一个简单的拓扑结构进行梳理,其他的链路中有redriver ,经过Hub转换,有Cable连接等各种的情况,不同的拓扑结构,具体情况分别评估,这里只做个抛砖引玉,就不一一展开了。
	审核编辑:刘清
	
	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SD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关注
关注
48文章
2018浏览量
172888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SB接口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关注
关注
9文章
700浏览量
55615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寄生电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关注
关注
1文章
292浏览量
19219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SB信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关注
关注
0文章
6浏览量
6509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P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关注
关注
0文章
16浏览量
2080 
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
相关推荐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信号完整性工程师眼里的USB信号该做什么?
 
    
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评论